国产动画抄袭政府补贴成诱因
国产动画片抄袭成风,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07年《大嘴巴嘟嘟》被指剽窃《蜡笔小新》,2008年《金甲战士》和《奥特曼》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果说这两个有争议成分,2011年《高铁侠》抄袭十一区动画《铁胆火车侠》就是达到了赤果果地步,连十一区食品“饭团”也复制进来未作改动。前些年还是抄十一区动画,现在则抄到了迪斯尼。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些国产动画热衷于抄袭?与抄袭相伴的,则是显而易见的粗制滥造,最近10年大众熟知的国产动画片,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大概只有这两年的《熊出没》吧。这种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注意。业内人士爆料显示,动画公司抄袭多奔着政府补贴而去。天朝动画产业起步晚,GZ多,动画片水平和美国十一区相比差距尚远。2004年起,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在内多个部门陆续颁布规定,以税收优惠和补贴大力扶持国产动画,并对进口动画**播出,将黄金时档播出资源划给国产动画。一时之间,全国建立了大量动画产业基地,从国家到地级政府都设立了动漫基金,“动漫节”也如雨后春笋。
http://images.dmzj.com/resource/news/2015/07/13/1436773473547684.jpg
政府扶持国产动画产业的规则多是从产量、技术水平、播出平台、获得奖项这几个标准核定。比如很多省市对本地动画企业补贴标准都是:地市电视台播出2D动画奖励500元/分钟,3D动画奖励1000元/分钟,上限为100万元;在央视播出的翻倍,上限为200万元。再如,厦门市政府对本地动漫电影的补贴标准则是,全国院线和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奖励3000元/分钟,地区院线播出奖励1500元/分钟,获**优秀奖的一次性再奖20万元。
有了这样的激励,就不难理解企业接下来的行动。据业内人士估算,制作30分钟中上质量动画片,成本40万元左右。如果是粗制滥造的山寨动画,成本则低许多,甚至每集1万都能成片。长篇动画的单位成本远低于短篇作品,3D动画的制作成本也不比2D动画高太多,通过注水延时和转换制作,就能以极低成本套取补贴。很多动画企业为争取补贴,通过各种手段上央视、上省台、上院线,收视率高低并不在乎。
http://images.dmzj.com/resource/news/2015/07/13/1436773482638270.jpg
这就很好理解,为何现在的动画片动辄上百集,为何电视台会在午夜播出儿童动画片,有些动画片一播之后就销声匿迹。按照补贴政策,动画片只要一在电视台露脸,基本就能依靠补贴保本。若剧集足够长,播出平台高一些,不考虑市场因素也能大发其财。这个机制也诱使电视台成为和企业分食补贴“唐僧肉”的同谋。据媒体报道,很多动漫公司老板私底下抱怨,片子送到电视台免费播都无人要,反而要付费,甚至要给些私人好处。动漫产业也藏了不少**2004年天朝动画年,产量不足4000分钟,短短几年时间,产量便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达26万分钟之多。2014年起由于各地政府减少补贴力度,动画片产量急剧下跌至不足20万分钟。这些数据会有出入,是因为大量动画片根本没有播出,绝大多数只在地方台或网络“露个脸”就匆匆入库,与观众无缘。留在屏幕的,不少则是剧本简单、故事无趣、画面劣质、大量注水拉时长的粗制滥造品。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直接从国外动画片复制剧情和分镜头,用简单的3D技术转换制作。这就不难猜测,为什么汽车人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看起来如此眼熟。
http://images.dmzj.com/resource/news/2015/07/13/1436773670602948.jpg
在过去很长时间,都默认接受补贴的是老迈迟暮的产业。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市场上,动画、游戏、新能源之类新兴产业获取政府补贴也能大行其道。这种新问题,亟须解决。。
不是做不好是根本不想做好!几乎所有人都是以糊弄的心态去做,没有可能会做好 都是钱惹的祸,不重视作品的质量,只图眼前的利益,无法长远发展 天朝不是没人才,但是好的创意都抹杀在领导的签字上了!{:H5_224:} 天朝万岁万岁万万万。。。。。。。。。。。岁。 国产的不怎么好 国产的只能呵呵了 抄得太凶還是太超過了 怎么说呢。。。真的好动画,不会让你上线,因为总有些人觉得那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不过应该还是有不错的动画的,比如大圣归来据说不错,我没看,不评价。 抄袭了一系列作品让我作呕,除了腾讯出版的还可以 現在的中國國情.....怎可能做出有水準的動畫 光是劇情**就令人受不了 在国内就这样,,都是钱惹的祸 厉害厉害~ 到底几个意思
。。。我只是路过的,不过还是留个脚印比较好= =。。。 恩 中國什麼都第一的 動畫也是 抄的好就是自己的好作品,然而没技术的团队只会炒成笑柄 这是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