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游戏论坛

 找回密码
 入驻H5
查看: 483|回复: 2

[吐槽] 用OP写的大学毕业论文 强悍[转帖]

[复制链接]

老湿 - 老湿

发表于 2011-1-9 1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大学生写的论文,他是读中文的,但是哲学水平很高,已经考到哲学研究生~~~
他很喜欢海贼,所以用贼写毕业论文~~~~~~
  

超凡入世的贼——《海贼王》中精神的伦理
尼采说的好:有些书有王气!什么是有王气的书呢?那就是我们要用灵魂去体验的书。在上古时代,人们首先体验自己的灵魂,即自己最 本质的东西,然而现代人却刚好相反,体验的首先是外在于自己本质之物,灵魂因此就失去了澄明性。有王气的书正好是一面镜子,能把 本已失落的灵魂重新映照出来。读书,不是仅仅为了扩充知识,更重要是找回自己。因此,读书是一项庄严的事业。笔者坚信《海贼王》 是有王气的书,是我完善自己乃至踏上**的基石。一本漫画有如此力量,岂不荒谬?但是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一、 文学的私人性质
怎样才算文学呢?或者举例来问:《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种许多年前的所谓伟大“文学作品”,在今天谁还会在其中看出文学意义?说 它是“文学”的,也许更多是照本宣科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判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确是伟大的文学,但是否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学教 科书所说的理由就应该打上一个问号,甚至可以说,如果让它成为“文学”的仅仅就是那些原因,那它就真的不算文学了。《被缚的普罗 米修斯》的伟大不在于它本身有多深刻的涵韵,也不在于后来的解释者能在其中挖掘出什么离奇古怪的东西,单单这两个因素不能成就伟 大的文学。如果只有前者,被发掘完意义后这部作品就会成为废置的矿井;如果仅仅有后者,那一切作品的意义都可以被随心所欲地编织 ,伟大就失去其意义。它的伟大,或者直接说文学的伟大,在于一种永恒的互动:作品永恒的诉说和读者永恒的解释,双方永恒的交流, 让作品的意义得到呈现,让人心的奥秘得以彰显,这样的文学才能超越现实的时空,在永恒中绽发光彩。直言之,能有这种力量的就算文 学,就有进行研究的价值。
我们一般受的文学批评教育都倾向于把文学现象还原成社会现象,在社会发展中定位文学的价值。因此我们一般会看文学表现了什么社会 层面的东西或者看它有什么指导意义。这虽然不错,但却比较片面和表面。归根结底,文学是属于人性的东西,人性中当然有社会性,但 是在今天这个贫乏的时代,社会性却成为了唯一被承认的人性。如果社会性泛滥,文学的意义就会像畸形的生物,只有一侧得到发展,另 一侧完全发育不良。“另一侧”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人格个性。那是完全属己的东西,也是人性的核心部分。它不是“心理”、不是 “意志”,也不是“先验自我”,用海德格尔的话说,那是“在者之存在”。(1)但是也正如他所说,那是被遗忘和掩盖的东西。文学 是因为这个而诞生并且理应指向这个。所以文学意义的“现象学还原”应该要“还乡”到这个地方。  
人格个性是完全属己的,文学的首要性质必定是私人性质。因此作为文学批评,首先是要和文学作品中绝然属己的意义交流,它是个人事 件。既然是个人事件,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本己的意向。如果一个批评家是真诚的,它要关注的首先是自己的心,而不是自己的“名誉” 。——选择“名著”解析是一种流行的做法,因为能借助的资料和固有观点已经足够的多,至少,也不会被认为大逆不道。但是如果无法 在其中通达“存在”,无法在其中感受到永恒的互动,那我的批评和解析还有意义么?如果要在大逆不道和丧失自我中选择,当然要选择 大逆不道。刘小枫决绝地宣称自己是“道之贼”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不够真诚或者足够懦弱,就要么会解释昆德拉,要么会解释陀斯妥耶夫斯基,解释他们的作品对我还有对正统的学人是一种折中。 但是我虽然佩服他们,但是却无法在他们的作品中获得纯然属己的感动。“圣灵并未降临”!我要迎接自己的圣灵,即便那是撒旦的使者 。也许这正是当年弥尔顿的气概呢。我是个学生,但我首先是个男人!一个男人不能为自己的感动大声疾呼,不能让天下听见自己声音, 他根本不配顶天立地的活在世上。 不再犹豫,我就选《海贼王》解释,正如船长路飞选中了我做骷髅精神的代言人。 “西方之教行于天朝,道之贼也。”(2)为什么刘小枫能豪迈宣称自己是道之贼,我就不能宣称自己是海贼?如果他要在这个宣讲“唯 物主义”的国家,坚持“未知生,焉知死”的民族迎接救恩,我就要在这个地方升起我的海贼旗。——“把灵魂赌在骷髅旗上的男人,没 有办不到的事。”(3)
二、《海贼王》的独特性
《海贼王》讲的不是简单的冒险故事,就像《堂吉柯德》讲的不是简单的冒险故事。它们都属于很容易被误解的作品,《海贼王》尤其如 此。因为它是“小十一区画给小孩子或者不良少年看的漫画”。
对此除了苦笑还能怎样!?好的东西就是天朝的,不好的东西就是“资本主义的腐朽因素”,这就是天朝人,包括天朝学人沾沾自喜的源 泉之一。孔子和苏格拉底同样述而不作,但是文化大**和宗教裁判所却“舍我其谁”。因此实际情况刚好相反:优秀是东西属于全人类 全世界,只有**的东西才属于本己!用**教的话说就是人的罪只属于人自身而不属于神。《海贼王》是那么的动人心魄,因此它属于 全人类!这和“媚日”或者“抗日”毫无关系。我们要首先解除自己对它的误解,摔开对它的有色眼镜。  
罗素在解释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认为首先要理解什么不是哲学。(4)对《海贼王》的解释也应该是这样:《海贼王》首先不属于什 么范畴。的确,它是漫画。而漫画一般来说是通俗的、速食的文化产物。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海贼王》是不是仅仅就是这样 的产物。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海贼王》和时下在天朝最有市场的十一区少年漫画《火影忍者》做一个比较,因为《火影忍者》正 是这种通俗和速食的代表。如果两者间从内容到精神实质都相契合,那《海贼王》的确就仅仅是俗文化大军中的一员。但是如果其中存在 不可等同、相差万里的因素,那就必须把《海贼王》单独作为一个需要解释的对象,不能用对一般漫画的态度等闲视之。  
要作比较,就要有比较的标准。通常人们喜欢直接把两部作品的人物、情节和精神作对比,这其实根本无法比较出什么东西。其实这样除 了例子的堆积,根本毫无意义,庄子学说中的相对主义早把这类比较的意义消解了。所以必须确立一个外在于比较双方的标准,然后让要 比较的事物与其比较,彰显各自的意义。那么,什么才得以成为比较标准呢?通常人们又喜欢找一个无所不包的尺度作为这个标准,比如 **教会找来上帝,近代启蒙运动找来理性,但是后现代的种种又将之宣判为无效——外在于人个体生存的东西终将被生存拒斥。所以确 立的标准必须外在于比较双方而又内在于人格个性。
事实上,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标准的“潜型”。通常人们再次认为他所说的日神和酒神代表的是理性和情感。这是 一种何等浅薄的误会!他自己就明确地说:日神和酒神同样属于非理性的范畴。日神是直观的造型,酒神是魔幻的音乐。(5)两者构筑 的不是在者世界而是存在世界!这实质上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我们的标准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恰恰只是我们用以判断的 视角。
漫画迷为漫画设定的二元视角为**和论理。就是说,一部漫画要同时给人以情感的沸腾和思想的启示。愿意理解漫画的学人也会持这种 观点,在漫画的分析中就会以此作为依归。这里就是关键了:**和论理不能作为我们比较《海贼王》和《火影忍者》的标准。或者说在 这种视角下,两者的意义根本不会有什么不同:只是不同形式的**和道理罢了。鸣人要成为火影的誓言与路飞要成为海贼王的梦想是本 质相通、海贼间的友谊和忍者间的情义是相通的。能在一种视角下被比较,被比较的双方就只有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我们要换一种 视角:如果在这种视角下两者会同时出现,那双方就是属于同样范畴的,直言之,《海贼王》就没有特殊的寓意。如果在这种视角下只有 其中一者出现,那两者就是有质的差别。所谓比较在这个意义上就是要比到不能比。这个视角就是此世与超世。所谓此世,就是在此岸世界的一切在者,上面说的**和论理都属于这个范畴;所谓超世,就是彼岸世界的存 在,形式上类似于新约圣经的神和海德格尔此在中的存在。具有神秘主义的因素。此世当然是所有人和所有作品都具有的,所以关键问题 就是《海贼王》和《火影忍者》有没有超世的关怀。
在《火影忍者》中,核心是忍道。“我从来说到做到,这就是我的忍道。”主角鸣人就是以这句话作为精神支撑。他说到的是“成为火影 ”,做到的是在成为火影的路上的不懈努力。由于火影的形象早在漫画中出场,鸣人的目标只是从场上的这里攀登到场上的那里。因此忍 道中的两个因素——说和做——都是属于此世的。而在《海贼王》中,其中一根支柱是梦想。“我是将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这是主角 路飞的口头禅。前海贼王罗渣在漫画开始时间的22年前就被海军处死,留下的是言语!这就正如上帝在圣经中的在场也仅仅是言语。于 是路飞的梦想是不在场的。因而具备超世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海贼王的梦想并不是一个要揭开的谜,而是一个要内在于自身的目标,于 是它的超在是内在的超在。
用这个标准衡量《海贼王》和十一区的其他漫画,都会发现超在的因素几乎是海贼王的专利:《钢炼》的主题是找回过去、《死神》和《犬 夜叉》之类更是典型的通俗加速食、即使是最近风云一时的《怪物》,重点也仅仅在此世的天马而非超世的怪物般的约翰。当然,多年前 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可以作为超在的前驱,但是和《海贼王》相比,它的此世显得那么苍白和可怜。真正形成意义的不是超世的存在, 而是超世和此世的丝丝入扣的关系。
当然,关系是每每不同的。
三、精神的伦理
此世和超世的视野实质已经是一种宗教视野。黑格尔说:“凡是精神的,一概离天朝人很远。”(6)这不是说天朝人没有思想,而是认 为天朝人缺乏关注超在的意识。正因为这一意识的缺乏,天朝人对世界的理解总是片面的。一旦宗教意识闯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就会展开 。因而当用宗教性质的此世和超世视野关注《海贼王》,它的意义才能冲破天朝人为之贴上的封条。  
现在可以回答《海贼王》讲的是什么了。《海贼王》讲的是“精神的伦理”。那什么是精神的伦理?这要分两个方面理解:首先,什么是 伦理。第二,什么又是“精神的”。
在天朝,西汉贾谊说:“以礼义伦理教训人民。”其意与“人伦”相同;在西方,伦理的希腊词源为ethos,意为风尚和习俗。无论 在天朝还是西方,伦理都属于人的范畴。时至今日,伦理的内容早就和以往大相径庭,但是伦理是人的伦理这一基础语境却没有改变。而 且无论是天朝还是西方,都不约而同将伦理归结到社会的人的层面——教训、风尚和习俗都是在社会意义上被理解的。因此,伦理具有人 和人关系的意义。
“精神的”当在黑格尔的意味下使用。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认为精神已经是超越了理性的环节,指向了宗教以及绝对精神。它是 一种普遍的意识,本身表现为社会意识。因此精神就已经不仅仅属于人的范畴,它虽然内在于人,但又不再是个人的属物,而有超越的指 向。这一超越的指向却并不具备社会性,正如眼睛不会看向眼睛自身。其着眼点不是人和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人和超在的关系。  
如此说来,精神的伦理就是一个悖论:一者是属于人和人关系范畴的,一者是属于人和超在范畴的。两者理应无法兼容。这在圣经中有许 多的例子:乌斯地的约伯也曾无法理解上帝,甚至诅咒过——“……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7)我主 降临人世是为了受苦。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更加展现了两者具有不可能调和的矛盾。伦理总以人自身为目的、精神的总是寻求着超越 人的东西,一方是固守,一方是开拓,两者都是要人用自己的所有生命承载的。因此精神的伦理如何可以诞生与如何可能,本身就是一个 问题。 其实这形式上类似于康德要论证出“先天综合判断”,康德的方向就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对于我们而言,更为根本的问题不是精神 的伦理如何诞生和可能,而是它是否应该诞生和是否应该存在。文学不是语言学,也不完全是哲学,它面对的不是本然问题,而是应然问 题。世界本身是怎样的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有求知世界本身是怎样的人绝对不是文学家,因为这是科学家的事。文学家必备的素质就是认 为世界应该怎样。“萨特和加缪认为世界本来是这样的,人应该承担荒诞的快乐,弃绝神圣;卡夫卡和艾略特则认为世界本来不应该这样 ,人应该背负十字架苦行,回归神圣。”(8)无论如何,应然意识是他们的共同素质。精神的伦理应该要诞生与存在,因为此世的人情 和超世的梦想都不可离弃。
问题由此进一步明确:《海贼王》实质在解决一个悖论:既要达到超世梦想,但是又不离弃此世的伙伴。圣经虽然关注此世,但是其根本 目的是要让人获得超世的永生;尼采、加缪、昆德拉虽然具备担当此世的气概,但是却没有超世的关怀。这真的不可调和么?《海贼王》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到目前为止,一群拥有各自超世意识的人同生共死。它用自己的每一次航行展现着精神的伦理的确可以存在。可以断 言:《海贼王》故事的发展与精神的伦理的展现是同一的过程。
精神的伦理现在尚未诞生,而且也不知道会不会诞生。正如《海贼王》的故事还没完结,也不知道能不能够完结(《少年JUMP》是本 很功利的杂志,万一故事的FANS不追故事,就要你停刊)。但是它应该要诞生和存在,《海贼王》正是在追求这个。ONE PIECE——前海贼王罗渣留下的神秘宝藏——是什么?在我看来正是这个还未完全的展露的精神的伦理。《海贼王》故事的历程,就 是精神的伦理诞生的过程。
我们在这里无法讲精神的伦理是什么。即便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也不敢宣称自己讲出了“未来形而上学”。但是康德找到了“足迹 ”,正如我此时发现的航线。分析尚未完结的《海贼王》已然具备的因素,当然不能完全展现精神的伦理,但至少可以让人们看到其冰山 一角。
有爱就有H5~

叫兽 - 叫兽

发表于 2011-1-9 1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勒个去 太长了
不过我知道....十一区人都很喜欢海贼王的....
有爱就有H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H5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H5Gal游戏论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18:31 , Processed in 0.01995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