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艿瓶 于 2012-11-24 15:54 编辑
大熊猫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 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在我国台 湾地区也被称为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法语名:panda géant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熊科 Ursidae 属: 大熊猫属 Ailuropoda 种: 大熊猫 A. melanoleuca
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是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分布范围
大熊猫生活在天朝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 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生活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抄时写成平方千米)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濒危等级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天朝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天朝的国宝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