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巴運動田野調查報告〉…記念2013年愚人節特稿 2013年4月1日 By HawJen
前言:
阿魯巴:發音aluba;根據前人從「口述史研究法」中所獲得的相關研究資訊,「阿魯八」的起源,是中國滿清十大酷刑中的一種”極刑”。隨著時代變遷,進入20世紀後,經由無數前人不斷的進行「價值中立的科學」研究的歷程,以及持續的血淚實踐過程中;「阿魯巴」逐漸從「刑罰」的概念地位,被推廣提升為一種具有「健身」及提升「社會和諧」效益的熱血活動【誤】。現代人進行該「文化保存運動」時,常渾然忘我的進行,卻遺忘了隱藏在「阿魯巴」當中的真諦與知識...。 因此本文試圖透過長期的田野觀察,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對於「阿魯巴」之活動方式,進行「實證研究」;試圖以此過程揭開「阿魯巴」活動的神密面紗。
一、進行阿魯巴的…必要客觀要素 1(客體) 可以進行阿魯巴的「客體」有許多種,只要是立於地表空間,與地面成45度角以上的「物體」,都可採用。符合該物體的「高度與直徑」條件的,例如:樹(荒郊野外、公園、安全島都可找到)門(只要房子內一定有)電線竿、路燈(馬路兩旁都有),以上這些都是隨手可得的“客體”也最被廣泛運用。當然另一派更熱衷落實「行動研究」的實踐者們認為,尚包括可移動式的「客體」;例如:旗竿(學校班旗等)、超過1公尺以上之「棒狀物」,都適宜做為阿魯巴之客體。
2(研究實踐者) 建議進行此介入性「研究活動」時,至少要有三位以上「研究實踐者」進行;如果是要“出其不意”的迅速進行時,「研究實踐者」則是越多越好,以免「被研究主體」掙脫逃跑,日後要再對同一「被研究主體」進行「研究實踐」也難;所以「研究實踐者」人數越多,不只效果越大,實驗成功率也較高。除非是受到地景空間**,無法同時多位「研究實踐者」進行。(如果是特殊的「研究活動」則另有適當人數**)
3(研究場域與研究**) 阿魯巴的研究進行場域,基本上是到處都可以進行,不過有些時空環境則不宜進行;例如:「被研究主體」家屬、生命夥伴在場時;「被研究主體」與「研究實踐者」之老師在場時;軍中長官在場時;公共場所JC在場時…。
二、阿魯巴實踐方式的回顧 本節進行“阿魯巴”可運用之實踐方式:包括一般阿魯巴招式,以及特殊阿魯巴招式之回顧;如下詳述:
1.(上下阿)
當「被研究主體」撞擊到「客體」時,過去研究發現,「研究實踐者」以上下磨動方式,能增加研究參數之取得;同時上下磨動的速度越快參數將越大;磨動頻率越高研究參數越高。
2.(旋轉阿)
當「被研究主體」撞擊到「客體」時,以帶動的旋轉方式,增加研究參數取得;藉著左旋還是右旋都可以的旋轉角度,並取得研究依變數:「被研究主體」的痛苦參數。當然旋轉速度越快時,越容易取得研究參數。
3.(反面阿)
這種方式是讓「被研究主體」正面朝地;基本上,這是阿魯巴運動理論之修正學派另闢溪徑之做法。
4.(天阿)
「SYK阿」,又名「天阿」是追求速度的實踐方式,這種方式被持反對論者認為「極端殘暴」,而且有研究場域的**。首先必需找到有下坡地面,再以重力加速度方式,讓「被研究主體」衝撞「客體」;坡度越斜越好,可配合「反面阿」進行被稱做為「反面天空中阿」的研究。在此,不建議搭配「上下阿」、「旋轉阿」等方式;因為沒有必要--被該種「實踐方式」印證之「被研究主體」,通常都會倒地不起。
5.秘‧螺旋丸木馬阿
限定為直徑不超過50公分,與地面成垂直狀,高2公尺或以上左右,不貼近任何物體的長柱形狀客體皆不拘;經「基本阿法」後,「被研究主體」應該已經快失去意識了。此實踐研究的關鍵點在於,此時必須以「三角檢證法」的概念,進行--再發動「上下阿」配合「旋轉阿」!!這時研究者會發現類似:十一区木葉忍者--四代火影密技「螺旋丸」的景象.…(星爺:好溫馨阿...好好玩阿......XD)
6.傳說中的阿魯巴禁招--摩托車後輪特殺阿
警告!此時要注意別讓摩托車腳架落下,除非「被研究主體」有想成為河莉秀的心願;當然「摩托車後輪特殺阿」,隨著全球化腳步,以及經過前人不斷進行研究修正,有「終極理論升級版本」…那就是...「頭文字D: AE86 阿」…。
(AE86是十一区Toyota汽車公司於1986年推出之「後輪驅動式」轎跑車,在渦輪引擎的輔助下,具有120ps日制馬力,86是其型號;在當時被稱為山道王者。之所以冠名為「AE86阿」,據聞是出於悼念駕駛AE86之經典公路車手:藤原豆腐於實踐過程中犧牲之故而命名。【大誤】)
三、「阿魯巴」的相關研究論述 此部分建議由不同研究者,自由根據「活動實踐方式」的差異,進行**、經濟、社會、法律、公行及空間等研究構面取向,由不同專業領域之價值研究,或規範研究進行研究取向上的判斷選擇。
四、結語與研究發現 以上是針對「阿魯巴」可運用之一般及特殊「實踐方式」,所進行的初步資料整理;本文根據社會網路理論之概念檢證,以及經本研究之長期田野實踐過程發現,「被研究主體」與「研究實踐者」間,必須具備一定程度之「社會網絡關係」;並有一定程度之「信任」基礎,方可適合從事進行該項活動。並期待往後能有不同的研究觀點的加入,以期能對「阿魯巴」持續完整該理論與研究。 如果想學習或從事該研究運動者,根據目前之國際協定以及聯合國公約規範,必需加入「國際阿魯巴協會」,並得到「國際阿魯巴協會會長」之認證後,方可合法進行該項研究活動。【超大誤】
五、參考文獻
偽基百科全書:〈阿魯八〉。 Yahoo!奇摩知識+(2005),〈阿魯巴為甚麼叫阿魯巴〉。 郭怡伶(2004),〈磨蹭的快感?- 阿魯巴的男子氣概建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我居然花了一小時弄這個.....邊弄邊肚子笑得很痛...看來我最近很悶、壓力很大..XD..
****此為轉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