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10月新番《临时女友》?
《临时女友》(《ガールフレンド(仮)》)是由Cyber Agent开发,Ameba负责运行的gacha类**。本作自2012年10月29日上线,半年间登陆用户便突破100万人,随后于2013年5月突破200万人,9月突破300万人,2014年1月突破400万人,4月突破500万人,8月突破550万人,每月游戏内课金额保守估计在10亿日元左右,接近ameba总收益的一半;两年以来无差别不间断的挑战萌系卡片手游的极限,至今仍在平缓增长,简直业界魔物。
《ガールフレンド(仮)》最大的奇迹,在于其既没有《Love Live SIF》(用户500万人)这样强大的IP作为基础,也没有《艦これ》(用户220万人)这样的话题性和爆发效应,而是仅仅凭借单薄的游戏本体和大胆的推广工作跻身social game的顶点,的的确确是十一区游戏界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
而其成功的两大要诀,游戏音声重视和电视平台推广,就是现今的动画版的中心战略思想。
这个容私慢慢说。
《ガールフレンド(仮)》在设计上延续了以《神撃のバハムート》为领军的,第一代卡片social game的特点(私习惯把《怪盗ロワイヤル》这个阶段的游戏称为第零世代……)。第一世代的gacha游戏,比起可玩性更着重于氛围的构建和卡片的收藏性。《神撃のバハムート》之所以能在同类游戏中获得碾压般的成功,一方面在于app内部UI和美工的烘托出了其幻想风的世界观,而另一方面就在于卡!片!美!如!画!!通过画师的技巧为虚拟卡片进行增值,更好的诱使玩家买买买。
教练我一定要贴图!
(栄光を捧げしジャンヌダルク,久方綜司)
(バトルサモナー・アン,ぽんず)
(ルナティックフェンリル,まよこ)
而2011年当时大部分卡片游戏的插画都是这样的……
于是已经没有办法愉快做朋友的《神撃のバハムート》轻松的把同期的竞争对手们踩在了脚底……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Cyber Agent,机智的延续了“精简游戏内容,着重卡片增值”的思路。面对当时已经市场泛滥的萌系gacha游戏,《ガールフレンド(仮)》在设计上另辟蹊径,将卡片增值的重点由传统的美术工作转移到当时尚未普及的语音系统,花费大量资金启用玄人声优,将角色的音声与卡片**,来鼓励玩家收集。这种设计不但促进了游戏内的课金,更重要的是得以吸引大量声优控入坑,极大的拓宽了游戏的顾客群体。至此,正式确立了以音声为主要卖点的,第二世代social game的概念。
当然,在作画上,《ガールフレンド(仮)》也是毫不懈怠,特地请了工口同人小霸王QP:flapper作为专职角色设计,做到全角色风格别萌又统一,也是不易。
但是动画人设一出,小霸王首先哭晕在厕所。
作画的这种“哎哟画脸的时候手抖了一下算了反正没人会认真看”的感情也是跃然纸上
然而这种背景中的同学A同学B和同学C又画的格外的细就为了给推们看一眼,作画也是表示活了42年没有接过这种活。
“剧情无所谓但第一话一定要这20个角色全部音声出场,附加10个角色画面露脸给玩家们看,玩家是上帝啊——啊这三个孩子是游戏的初始角色给他们出场时间多一点,那边几个人气较弱的要求不高每人说一句早上好就行了。“甲方一定是这么要求的吧我们理解你脚本我们不怪你,欢迎你来新闻联播深造。
所以你说这番组怎么费那么大工夫在声优身上却放着作画诡异啊剧情弱智啊没有男主啊各种不管啊这是肯定的。
因为做的人不关心啊。
看的人也不关心啊!
大家关心的是啥?携动画上映之势,《ガールフレンド(仮)》在app store的排名从145位一下子回升到10位。Ameba排名得以连续71周蝉联首位,游戏内的鉴赏联动也搞得热火朝天,各种KPI稳步回升,课金额度回复峰值,每月总消费游戏币等值直逼20亿日元,估计卖DVD之前动画本就收回来了,简直计划通。
你说就凭这○作?这能信?
信不信,这就是ACG产业的现状。
做个动画才多少钱?这质量一集就算2000万,12集也就2.4亿。当年《ガールフレンド(仮)》的电视广告费用就砸了十个亿,在东京住的朋友哪个没看过?有这么个声优班底和噱头,动画再怎么惨,也不至于自己掏钱买放映时间吧。2.4个亿换了5大台近6个小时的广告,还附带各种动画杂志网络媒体的报道,回头周边再卖卖,BD box附送限定卡片也一起推一把,回收起来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退一万步说,动画搞砸了,推广取到了反效果,那也就是新玩家不会进入罢了,坑里的玩家还能出去?反正游戏生命也走的七七八八,最后放个大烟花,捞一票走就是。哦,当然动画也不能亏太多,作画和剧本那边,预算再裁一些吧。
otaku啊otaku,你若不花钱,业界就消亡,你若花钱,业界就坑你。
这样病态的消费主义市场,正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成的,我们天天置身其中,不为所动。而存在其中的两种生活方式,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市场机理,成为它的一部分,买买买,下下载,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需要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世间寻找值得珍惜的创作者和作品,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持续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看看《ガールフレンド(仮)》,私就又一次确认了这个事实。
又一次确认了自己到底为什么涉足ACG。在这个业界里又到底该做些什么。
偶尔这样,也是挺好。
共勉。
每次听Chloe那奇怪的日文,脑海里都是“ 不要答架,不要答架”的感觉,精神已经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