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游戏论坛

 找回密码
 入驻H5
楼主: 幽默龙

[贴图] 美食贴图楼

  [复制链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3: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广州美食进行到底![35P]
近段时间把自己平时拍摄的FB图片整理归类了一下。
向大家介绍我平时较常去的一些广州地道老字号小吃店--小吃。
西关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添记!位于广州宝华路一条巷子里面的小小摊位!主要出品爽脆的鱼皮还有猪肠粉、艇仔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爽脆的鱼皮特写!(个人感觉:鱼皮口感一流!但感觉有点偏咸,份量还算可以,但是性价比一般)貌似是21元···
因为是SHAWN埋的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猪肠粉:也是口感很好!够大条!但件数太少····如果芝麻再多点会很完美!貌似是3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添记的人气永远是非常的旺,基本你每次去都要花上3-4分钟找位置。
建议坐地铁长寿路站出,然后往宝华路走,快到恩宁路和上下九交界的路口就会发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顺记冰室!招牌在1965年已经是响当当!我非常非常推荐的一家广州著名小吃!。那里的手工雪糕(椰子、菠萝、榴莲)味道真是秒杀中内外各大量产雪糕牌子!在广州的朋友一定要试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点的椰子雪糕和榴莲雪糕双色球!(12元)
椰子 是这里最香的雪糕!这里有三种口味但是我觉得椰子是必点!
榴莲 最甜的雪糕!味道简直就是一个冰冻的榴莲!很榴莲很甜很霸道!(估计国内就这里能吃得到这么特别的口味了)
芒果 很中庸的味道但是和榴莲雪糕同时吃会越吃越分不出两种味道····不过依然是超好吃的!三种雪糕都有一个共同点口感非常幼滑细腻!软绵绵甜入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记小吃!(现在改名了叫汶明记)位于广州龙津西路靠近坢溪酒家的一家本土小吃店!主要客户是附近的本地居民和冒名而来广州吃家!也是我最常去的粥粉面店!出品份量足!价钱便宜!最紧要味道好到没得说!绝代是本土味道的精华和代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拉肠!首推牛肉拉肠(我这份还加了蛋)!这里的是铁板拉肠!肠粉口感幼滑弹牙,牛肉也是非常入味!比起其他那些经常打大招牌说自己如何正中的广州众小吃连锁店这里真是好吃太多正中太多啦~!价钱也是超级的便宜每次我都是10元有找···一般人基本吃完都会觉得饱···肉也是相当的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又是霸道秒杀广州各大小吃连锁店的一道广州著名小吃!————艇仔粥!用料的份量和粥低都相当传统,没有花哨的成分,一份坚持本土特色的味道!绝对诚意推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干炒面!面干湿适中面质非常有口感配上店里的辣椒酱简直好吃到无得弹!总结其实明记的各样出片都是非常优秀没有什么不能推荐的!一份浓浓的广州本土街坊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坚记!位于长寿东路路边的一面家!主打传统各式伊面和蛋面。价格也是相当便宜···基本30以内管两人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碟是炸酱蛋面!炸酱汁与外面其他面家的酱汁与别不同!材料丰富味道一流!配上细细的蛋面真是非常好吃的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碗净混沌,与其他的大虾港式混沌不同这个是本土的混沌,没有大虾和蟹子个子不大但有肉味非常鲜美!朴实无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优秀的好味的店家总是坐无虚席!
越秀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珍!八珍!八珍!这家在北京路坚守多年现在搬迁至北京南路的八珍煎饺!包含着多少浓浓的广州情!
多少代年轻广州人的记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鲜香美味可口的煎饺!8元一份!平底锅煎的刚刚好肉馅肉鲜韭菜香!配点点辣酱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猪红汤!吃了热热的煎饺配上一碗清清的猪红汤绝对是一流的味觉享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美鱼蛋粉!位于北京路太白巷内的其美鱼蛋档虽然门面和这条街上的其他各式餐店无法比美,但是凭借优秀的出品实惠的价格,让这家店也是常年座无虚席,甚至在附近连开两家分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打中的主打!招牌鱼蛋粉!有鱼蛋、牛丸、鱼皮饺、炸鱼皮等配菜,米粉口感弹牙!建议大家一定要试试该店的沙茶酱配上盖碗美粉味道让人精神一震!管饱价(13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我下班回家经常稿赏自己的必推小吃!建设六马路越命苑旁的,荣记牛杂(其实啊叔是没招牌的,我问他他说自己叫啊荣就叫荣记牛杂啦~)虽然没个响当当的招牌名。但啊叔在这里响当当一干就是20多年!绝对在当地街坊心中就是一块活招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班对自己的最大稿赏!5元份的牛杂!超大盒!牛杂味道甘浓幽香!口感弹牙而不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想尝试这锅美味的街坊牛杂一定要衬早哦!大叔每天大概只做3-4四个小时的生意一般下午4点-旁晚7点
去是品尝这锅牛杂的最佳时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冯记潮州牛肉丸店!位于万福路的这家牛肉丸店是我一次不经意的扫街中发现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店面被这盘美丽可爱的混沌招引了进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了两大碗!左边是混沌粉又边是集锦牛丸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集锦牛丸面!卖相相当可人!材料还算足但味道偏清淡,个人觉得中规中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混沌粉!意想不到的好吃!非常好吃!虽然清淡但有股很香的味道让人无穷回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味馆!位于越秀南路的风味馆是一家一牛三星和陈村粉主打的广州小吃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牛三星是也!有微辣不过很爽脆!特别爱那些酸萝卜与牛三星的味道相当般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村粉!是蒸粉的一种配上牛腩汁洒上芝麻粒和甜酱!也是很美味的推荐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玫瑰甜品!终于介绍到最后一家了!我以一家美味的甜品作为结束!
玫瑰甜品位于文明路边,旁边还有家名气更大的“百花甜品”但本人喜欢玫瑰这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是很老的字号了!上面是这家店古色古香的菜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上来的是这里的招牌甜品之一,芒果杏仁豆腐!(7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瓦上一勺**一下!味道清淡可口,口感细腻!绝对的好吃中的好吃!在现实各式注重包装的外地甜品店高价入侵的环境,店主有这一份坚持,坚持低价、坚持味道、坚持本土,真是难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碗   芒果西米拌凉粉!(7元)也是让人回味十足的特别狂推甜品!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3: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种四川小吃[10P]

1.陈麻婆豆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2.毛血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0年前,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水码头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价处理。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个偶然机会,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3.夫妻肺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 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4.二姐兔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5.卤肉锅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经营的锅魁品味多样,风味独特,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都是其特色品种,另外,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的牛尾汤也很有特色。虽然老隍城经营的是传统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纸,清清爽爽,颇为时尚。
6.担担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7.龙抄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 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8.钟水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9.韩包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 "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10.川北凉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著名小吃。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v.3 - 老鸟

发表于 2011-2-13 13: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一下饿了……
(口水)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发表于 2011-2-13 13: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給力= =肚子有點餓鳥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蜀美食新派“川味”大全[15p]

飘香鸭 :香味扑鼻啊,很入味,好吃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飘香鸭的具体做法如下:材料一定要是老鸭,然后切块,在滚水里抄一下,等水再次滚起时加入少量老酒,去腥味.烧至一到两分钟,去水,控干水后,下油锅炸,炸到鸭肉收紧,大约五分钟左右,起锅,准备调料,最主要的还是这料的味道,用一勺水,排骨酱25ml,酱油少许,主要调色用,番茄酱25ml,盐,白糖.味精.老酒少量,辣椒.香叶,茴香,生姜,具体自己看下色泽.要偏红色,口味可以自己先尝下,略甜,然后放入鸭肉,用高压锅压熟,再倒入锅中烧到收汤,让汤汁全都吸收至鸭肉上,起锅,飘香鸭就完成了
盐水毛豆:毛豆脆的,不是很糯的那种,味道刚好,不咸不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料】   毛豆50克,花椒15粒,精盐适量。   
【制作过程】   1.将毛豆洗净,沥去水汾,挑选饱满个大的,用剪刀去两端的尖角,(为使毛豆进味)。   
                          2.将剪好的毛豆放入锅中,放花椒和精盐,加清水至与毛豆平,用旺火加盖煮20分钟后捞出,装盘。


重庆口水鸡:感觉鸡肉有点淡,不够入味,不过很嫩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料:
  三黄鸡、料酒、辣椒粉、葱、大蒜、姜、酱油、盐、糖、醋、红油   详细版:乌皮土仔公鸡100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酱10克,姜蒜汁30克,麻油30克,葱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油辣椒50克,红酱油10克,熟花生末25克,醋10克,味精25克。
做法:
  1 鸡洗净,斩成块。在水即将烧开前,把葱姜料酒都加到锅里。水开后放入鸡煮10分钟。煮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鸡肉比较嫩。   2 煮好的鸡要立刻放到凉水里,最好是冰水里激一下。这样皮质细腻紧滑,脆脆的不容易散烂。   3 葱姜蒜洗净,切碎。起锅,倒入油,待6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碎,爆炒出香味,关火,冲入辣椒粉中,沉淀后沥出的油就是红油了。(备注:如果没有过滤网,将葱姜蒜捞出后,再将油冲入辣椒粉中。)   4 将鸡肉从冰水中取出沥干,切成小块,放入盘中。   5 将酱油,盐,糖,醋混合两勺红油,搅拌均匀后,淋在鸡肉上面。根据你自己的口味,可以配一些香菜,香葱,芝麻。如果没有,不加也行!
酸辣撅根粉  
有点像粉丝一样的东西,很爽滑,酸酸辣辣的,很开胃的,好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料:九寨沟野生蕨根粉、小米辣椒、杭椒   制作:
  1.将蕨根粉用开水泡两小时,捞出沥干晾凉;
  2.将湖南的小米辣椒和杭椒切成小段;
  3.用香醋、盐、味精、一品鲜酱油制成调料,淋上即可。
  口感:滑嫩爽口、酸辣鲜香。酸是陈醋的酸、辣是近几年流行起的小米辣的辣,而且带有麻油的香味,有一点点辣,却又不会太刺激,醒胃适口。
  蕨根粉是四川九寨沟的特产,采九寨沟山上鲜蕨菜,用木棒击打至出浆,把浆烘至成粉状,吃起来很有韧劲,黑乎乎的蕨根粉上有了红红的小米辣,令这道菜平添了几分“姿色”。而且蕨根粉富含钙、铁、锌、磷、硒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等功效,还有防癌、护肝等药用功能。
爽口西芹
我不吃芹菜的,不过大家都说不错的,很爽口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刀耳片
发现厨师刀工好好哦,耳片薄薄的,中间是黄瓜,味道也很好,香香脆脆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迎客香辣虾 
很大个的虾,整齐的摆放着,很漂亮哦。味道也不错,麻辣鲜香,合胃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椒王牛蛙        
配料是龙虾片和花生,牛蛙炸的很透,很入味,感觉不是很辣,蛮好吃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麻辣盘龙鳝
一条条小黄鳝经过油炸后变成现在的美味,这道菜是要自己动手撕开了吃的哦,要把里面的血和骨去掉才能慢慢品尝。或者光去血,把骨头留着一起嚼也不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苔香年糕     
感觉味道淡了,最好年糕再切薄点,不过有TX说这样也不错,原汁原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目笋烧牛腩
牛腩很烂很入味。笋也嫩,好吃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煎饺
很大个的,肉够多,姜味有点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龙骨螺丝   
大块骨头,吃的够爽。下面配着螺丝,有想法哦,不过颜色不怎么好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香酥猪手  
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很入味,皮脆脆的,很Q ,好吃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鸭血粉丝汤      
很大份,里面东西也多,就是胡椒多了点,有点咸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菜正宗--西安饭庄[12P]
西安饭庄位于西安市繁华市区-东大街,于钟楼咫尺之距,交通便利。西安饭庄建于一九二九年,素以“陕菜正宗”、“陕西风味大全”闻名于世,曾接待过周恩来、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及老舍、柳青等文化名流。饭庄已经成为集餐饮、住宿、娱乐、商务、购物、旅游、食品工业为一体的综合型酒店,客房温馨、舒适、洁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简介
  位于新街口南大街的西安饭庄是由陕西西安市老字号“老孙家”和“同盛祥”泡馍馆及厚德福饭馆中选调有经验的厨工于1954年创办起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解放前,在北京做饭馆生意以山东人居多,所以北京四九城到处有山东商人开的鲁菜饭庄和餐馆,其次还有长江一带人开办的江南风味的饭馆。专门经营西北风味的羊肉泡馍还没有。1949年新天朝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民的首都,外省市大量人民群众涌进北京,其中西北人较多。因为天朝**党领导的人民**自1936年从南方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延安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西北人民积极地参加**,在各级政权和军队中都有许多西北人。就是原不是西北籍的人,因为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西北土地上,也习惯了西北地方风味的饮食。进入北京后,吃不到常吃的牛、羊肉泡馍,还是真想吃这一口。经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汪锋等老同志倡议、支持下,由西安市爱国人士、大企业家王铭轩亲自筹划、组织,取得西安市有关方面的赞同协助,从“老孙家”、“同盛祥”、“厚德福”等著名老字号中选调来20多位职工,其中有“老孙家”店里煮馍掌灶好手马世友师傅,同盛祥店中的“吊汤”看锅煮肉老把式马子龙师傅,厚德福铺子里的烹饪能手薛应发师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安食堂开业后,店中职工共20余人,除一两个是北京当地人外,其余都是西安人。一切经营风格和接待顾客都是西北的风俗习惯。经营的品种有羊(牛)肉泡馍、哨子面、油酥肉饼、油旋。炒菜有,糖醋瓦块鱼、爆三样、温拌腰丝、铁锅蛋。酒类有,西安名酒“西凤”和桂花稠酒等。制作泡馍的汤都选用羊肉腰窝、胸口和后腿煮制而成。先将肉洗干净,下锅煮开,换水再煮,随之将小茴香、花椒、大料、桂皮、葱、姜、蒜等佐料投入锅中。先用大火煮,后改小火煨。快熟时放入适量食盐调味。待肉烂汤香时将肉捞出切成小块,汤用泡馍,肉作佐食提味。西安食堂做的羊(牛)肉泡馍,既有同盛祥的“小香为骨,花椒出头”,肉和汤味香,色泽黄亮的特色,又有掌勺师傅看馍定汤,按碗烹制,大火急煮一两分钟,加味精、化油、粉条、料酒等老孙家制作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每位顾客进店就食,服务员都要将一个大黑瓷釉碗放在顾客面前,让顾客自己用手往碗中掰馍。将馍掰完由服务员交给厨房制作泡馍。将做熟的泡馍盛到碗中,顾客食用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放香菜、豆瓣酱、糖蒜和辣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安食堂开业后,生意十分兴隆,天天顾客满门,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政府干部,有普通百姓,有西北人,也有其他地方人。**主席、彭德怀、董必武、廖承志、习仲勋、薄一波、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和杨静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来该店用过餐。  
名字由来
  1956年,西安食堂参加了公私合营,1970年改名“西安饭馆”。职工由20多人增至30多人,营业有所发展,生意进一步繁荣,知名度日趋提高,西安饭馆名扬西城区,而且享誉北京全城。许多人都知道新街口有个西安饭馆,是专营西北风味羊(牛)肉泡馍的餐馆,而且有很多人都在这里品尝过羊(牛)肉泡馍及其他西北风味食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各方面人士来西安饭馆就餐,原来的餐厅没有能力招待较多顾客的光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顾客为了等一个座位需要在人家后面站立等待。有时还出现两个顾客为争一个座位而产生矛盾。西安饭馆为了适应顾客日渐增多,满足更多顾客吃上美味的羊(牛)肉泡馍及其他西北风味的食品的需要,于1990年对原店进行扩建、装修。扩建装修后的西安饭馆,设有一个大餐厅,四个小餐厅,可同时供二百四十位顾客用餐。店的门面古朴典雅、端正大方,店堂整洁,光线柔和,四壁挂着名人书画。
  重新开业后,更名为“西安饭庄”。一楼大餐厅除主营羊(牛)肉泡馍外,还增添了烤羊肉串,各种冷荤凉菜、啤酒及名牌香烟等。二楼小餐厅经营三鲜泡馍和爆三样、糖醋瓦块鱼、铁锅蛋等各种清真风味炒菜及西凤酒、桂花稠酒等。此外,西安饭庄还承办各种宴会、喜庆宴席。
  西安饭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从一个经营单一的小食堂,至今已成为经营品种多样的大饭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特色菜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安饭庄是开业于1954年的西北风味特色餐馆,经营清真炒菜和牛羊肉泡馍。
  
  泡馍,在天朝有三千年的食史,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有“天下第一碗”的美誉。西安饭庄作为北京较早经营泡馍的名店,其泡法师承了西安“老孙家”和“同盛祥”泡馍馆的精华。   馍,是面食蒸品。用于泡的馍是指一种烙制的硬面锅盔。这种馍用面粉加极少量面肥和适量的碱,烫面合成。将合成的面制成扁圆形,上炉即成。用于泡的馍比较讲究,皮黄而不散,色白而不生,入汤不散。把烙好的“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馍汤:泡馍所用的汤是选用牛羊的腰窝,胸口,后腿等部位的肉,放人一口一次可煮250公斤肉的大锅内,配上山系,住皮、茴香,大料等调料,宽汤大煮,待肉煮烂捞出待用,而锅内原汤,汁浓汤酽,鲜香四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传统泡馍有三种吃法:一是宽汤大煮,也叫“水围城”,将馍放在碗中央,围以汤汁;二是干泡,馍掰块后泡八碗,馍尽汤完;三是“单走”,馍夹肉,边吃馍边喝汤。西安饭庄的吃法是“宽汤大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于泡馍的汤比较讲究,精选后的牛羊肉入锅后,加入20余种"秘方配料"煮熟,形似“锅盔”的馍掰好后,加入肉汤、水、粉丝将馍煮透,配以香菜、糖蒜佐餐。泡馍中,肉烂入味,馍,入汤不散、耐嚼利口;汤,浓汁汤酽、别具风味。1956年10月2日,**主席在彭德怀元帅的陪同下,一行八人专程来到西安饭庄吃泡馍,饭庄的厨师精心为中央领导烹制了温拌腰丝、瓦块鱼、西安烩菜、锅烧牛肉和牛羊肉泡馍等。饭后,**主席亲自来到厨房,鼓励店里员工们要“好好为人民服务”。**主席居京期间少有到餐馆就餐的机会,据当时工作人员介绍,到西安吃泡馍是**主席在京几十年间唯一的一次,西安饭庄独享殊荣。**主席当年在此用餐坐过的沙发至今陈列,还有中央美术学院根据有关人员的回忆绘制的油画《**来到西安饭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安饭庄除经营泡馍外,还经营清真炒菜,其品种达上百种。特色菜肴有红油肚片、宫爆虾肉、糖熘卷果等。可同时接纳300人用餐。餐厅为两层楼式结构,一层经营泡馍,二楼炒菜,还有3个雅座包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3: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纯正港味TOP50 港味必吃小吃[25P]--下

 26、奶味香浓 - 富豪软雪糕
  孩童时最爱听到「叮叮叮铃」的雪糕车声,一听便知有雪糕食。富豪软雪糕33年来都只供应云呢 单一味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7、改良版 - 狗仔粉
  狗仔粉是六七十年代的街头小食。当时经济环境差,顺德人以热水开粘米粉搓成条状的「粉」来填肚。由于粉条尖头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称为「狗仔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8、日日新鲜即制 - 花生糖
  花生糖原是潮州的民间小食。后来超市及士多出现已包装的花生糖,渐渐便取代了这种街头小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9、高档下午茶 - 西多士
  这种由法兰西多士传来的小吃,来到香港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以咖酱做馅,蘸满蛋浆炸香,再拌牛油食。另一个则是无馅多士,蘸蛋炸后跟牛油炼奶同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0、战时小食 - 炸两
  广州于1940年沦陷,在广州泮塘乡有家小茶居名「嚼荷仙馆」,点心师傅为应付当时的物资短缺,便想出让食客花最少钱,但同时可吃到肠粉及油炸鬼两款美食,创造了炸 。就是将隔夜油炸鬼,用热辣辣的肠粉包起来,一出竟大受欢迎,后亦流传至香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1、硕果仅存 - 砂糖夹饼
  这种在平底镬形锅中煎的夹饼,据说是源自马来西亚,五六十年代曾经盛极一时。可是这种怀旧小食近十年已销声匿迹,现在只有在维园遇到这个不定时出没的老伯,才有机缘享口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2、 五香熟花生
  几十年前的人爱吃五香烚花生多过脆口的花生。现在走在街上间中都会见到有五香烚花生卖,但以合发的最似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3、香甜松化 - 皮蛋酥
  皮蛋酥以皮蛋做馅,在嫁女饼中蛋象征新婚娘子能开枝散叶。由于孕妇多吃酸姜皮蛋,故最初皮蛋酥是以莲蓉包 酸姜和皮蛋的。到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口味开始喜欢只以莲蓉加皮蛋来吃,便渐渐淘汰了传统的皮蛋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4、滑不溜口 - 豆腐花
  有一千年历史的豆腐花很可能是天朝最古老的甜品之一。由从前用箩吊 嗌卖,到后来有豆品厂自己制造,再发展到凉茶铺、糖水铺都有得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5、劲香 - 煨鱿鱼
  最怀念从前在戏院门口的煨鱿鱼档,香味隔条街都闻到。从前还是用炭炉煨,带鱿鱼香之余还有朕原始的炭烧味。可惜今时今日用电炉已失风味。幸好烟韧的口感和浓郁的鱿鱼味仍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6、传统新派兼备 - 大菜糕
  四五十年代,没有杨枝甘露、芒果布甸的时候,大菜糕是最平民化的甜品,屋 士多一定买到。当时的大菜糕是鸡蛋形状,以双手拿 鸡蛋壳盖住大菜糕液体,再雪冻而成,卫生程度欠佳。现在也找不到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7、真人show - 龙须糖
  原名银丝糖,传说是宋代皇帝喜爱吃的其中一款甜点。因为龙代表皇帝,而糖表面又有一层层似龙须鬓的糖丝,所以亦有龙须糖的称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8、白净版松糕 - 白糖糕
  话说明朝时顺德伦教有个小贩姓梁,蒸松糕时失手,粉质下坠,松糕不松。但人人皆食后都觉清爽腻滑,结果很快售罄。梁将错就错改以白糖炮制,蒸出晶莹洁白的「白糖伦教糕」,后称白糖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9、女生必点 - 棉花糖
  在香港至少有半世纪历史,早廿年前在戏院或游乐场如荔园都轻易找到这些棉花糖,现在则甚少见。以前的棉花糖机要踩 脚踏(像衣车)才可行动摩打,令火水发热及银镬旋转,将砂糖融掉后,以离心力的形式将糖「发」出糖丝。
  40、娥姐打响名堂 - 粉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1、劲滑白雪雪 - 猪肠粉
  因为似猪肠,光滑的卷状肠粉便叫猪肠粉。早于60年前,街边猪肠粉已经十分流行作早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2、一千年历史 - 蛋散
  蛋散的散字正写为「肴」,此字在一千年前的天朝便有,证明历史源远流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3、吹水必吃 - 客家茶果
  茶果的诞生是由于客家人喜欢聚在一起闲话家常,但嫌品茗太过单调,于是以糯米粉制作成咸甜糕点,边吃边谈。由于它配茶吃最适合,所以命名为「茶果」。到现在于大埔旧墟仍有些客家老人叫卖这种家乡小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4、中山特产 - 杏仁饼
  源于中山的杏仁饼已有百年历史。传统的杏仁饼大多是有「肉心」的,即外层有绿豆沟杏仁碎,内层则有甜甜又油腻的肥猪膏,现在「肉心馅」已很少见,多改以芝麻、花生等馅料代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5、桥底寻 - 盐焗鹌鹑蛋
  盐焗鹌鹑蛋也是冬日的街边小吃,有些更伴 炒栗子同卖。栗子华在鹅颈桥底一摆已经十多年。每到傍晚时分,行过的人总会禁不住其车上传来的香味而帮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6、港式窝夫 - 格仔饼
  由于格仔饼主要的用料是蛋浆,档主为了增加蛋香,特别用上蛋味重的北京蛋,特别分量也增多,平均一「底」便有大半只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7、脆皮多汁 - 猪大肠
  猪大肠是著名的客家菜,因三四十年代客家人很穷,便把动物的内脏也炮制成美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超弹牙 - 煎酿三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9、八零年代经典 - 斋卤味
  数十年前,人们把斋卤味当小食,行过几蚊几毫的即买即食。斋卤味种类名称多多,有酸斋、豉油斋,又有斋鸡、斋鲍鱼,其实全部都是用面筋做成。用面筋沟水造成不同形态、质感,加上自家制的特调酱汁才是要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0、咸湿佳品 - 酸木瓜
  酸木瓜是香港四五十年代非常普通的「口立湿」,在街边的推车仔档可以买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4: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默龙 于 2011-2-13 14:21 编辑

四川九大碗[12P]
“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斗碗”,流于四川各地。
  民间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喜事,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主菜而得名。后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一、干盘菜;二、凉菜;三、炒菜;四、镶碗; 五、墩子;六、膀;七、烧白;八、鸡;九、汤菜。
  民间有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晌午,九碗摆得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鲤鱼燕窝焯,四碗猪肉焖豆腐。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墩有块数。八碗肥肉火巴漉漉。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4: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小吃[53P]


提到四川,就一定会说到四川小吃。妹妹是地地到到的四川人,特别忠爱家乡的美食。典型的川菜以麻辣口味为主(也许广东及北方的朋友会觉得口味稍重了),也有很多甜点是餐后小吃……总之说着说着妹妹就眼谗嘴谗的……口水ing~,好了,不多说了,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部分四川美食,妹妹借用网上的一位朋友辛苦收集起来的一些小吃图片及介绍借花献佛的来为JJMM,GGDD展示美食吧!
一、先说妹妹最喜欢的小吃钟水饺吧。
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钟水饺是全肉的,馅里没有菜,味道是辣中带甜,很好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酸辣豆花: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说到酸辣豆花,就不能不说到川北凉粉,也叫做旋子凉粉,因为是用旋子打出来的,和酸辣豆花一样都是以担子挑着走街串巷的卖的。
川北凉粉: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著名小吃。
阆中是川北凉粉的家乡。它品类多,佐料考究,细嫩爽口。
凉粉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盆、盘待用。吃时,将凉粉切成薄片,或用旋于族成筷子粗细的条丝,装人碗里,再加上精盐、蒜泥、花辣面、味精和酱油等,再淋上色彩鲜红的辣椒油,即食用。特点:细嫩绵软,鲜美滑爽,香辣利口。还可用“黄粉”制成**凉粉,用绿豆制成绿色凉粉。既可单独食用,还可装入锅魁或“薄饼”(精白面摊成如纸样厚薄的饼)套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的可说是酸辣豆花和川北凉粉的豪华版,现在其实也可以看到很多小贩挑着担子叫卖的。价格是1.5元一碗。 [川北凉粉、酸辣豆花平民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川北凉粉平民版。用旋子打的,所以是这个造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凉粉一般做为开胃菜,很多时候都会加些新鲜脆脆的鹅肠在下面,嚼在嘴里,脆滑鲜辣酸,的确开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介绍了几个辣的,现在来介绍几个甜的小吃。换换口味。
赖汤圆: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叶儿粑: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我回家经常看到有人叫卖,一般是一块钱2个,便宜又美味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左上的就是叶儿粑,下面的叫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又该换口味了。说两种面吧,都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是——
甜水面:甜水面的制法: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揉匀静置半小时,面杖擀成0.6厘米厚的面皮,切成0.6厘米宽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两头(每次5-6根),用力扯长,待面条变为0.4厘米粗细时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冷,洒熟菜油少许拌匀;辣椒油、复制甜红酱油、蒜泥、芝麻油、酱油调成味汁。
食法:面条放沸水中烫热,捞入碗中,淋味汁即成。
特点:甜水面的面条较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甜水面和凉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一种是燃面:宜宾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葱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宜宾的招牌,酒是五粮液,食是燃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玻璃烧卖:材料:面粉、小白菜、猪瘦肉、胡椒末、盐、味精、料酒、香油
步骤:上等面粉加水调成较硬的水调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剂子,压扁后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置案边,用面杖敲压面皮边缘,使之成为荷叶状的裙边;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压干水份,切成碎粒,猪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粒,以上三料加胡椒末、盐、味精、料酒、香油调成馅心;取皮于手上,中间放入馅心,慢慢地将面皮的裙边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状,其馅心置于底部,放入蒸笼中用大气蒸之,蒸至三分钟左右,开笼洒清水一次,再蒸至熟即成。
备注: 传统小吃。烧卖流行于全国,成都的烧卖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卖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夫妻肺片: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九、龙抄手: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红油抄手,海鲜抄手,炖鸡抄手==,都很味美,一定不能错过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珍珠丸子
我看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鲜,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一、肥肠粉:肥肠粉最著名的应该算是双流的“白家粉肠粉”了。
口味及选料:正宗的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条糯软,满口留香。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做法:先将泡好的红薯放进沸腾的肥肠汤锅里来回荡几下,捞起来后倒入已放好肥肠和调料的大口碗里,最后从汤锅里舀一大勺沸汤沿粉丝浇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几粒花生和几抹葱花即可。
等等,先别慌啊,吃肥肠粉最好是要配着锅魁吃。锅魁是什么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二、锅魁: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八味别上看,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
吃肥肠粉就的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里也很不错,味道交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锅魁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白面锅盔和椒盐锅魁,还有什么鸡片锅魁、肺片锅魁、鸡米锅魁、素锅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三、蛋烘糕:相传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号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为名小吃。现在的蛋烘糕有白糖、红糖拌和的,有蜂蜜调制的。烘烤时有的加进芝麻、核桃、花生仁、樱桃等不同馅心;有的还夹进肉馅、菜馅,烘出咸鲜味,蛋烘糕的品种愈加丰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麻辣系列来了,别怕噢。嘿!
十四、冒血旺:毛血旺又叫“冒血旺”,其原料以鸭血、牛百叶、豆芽等为主,以鳝鱼、鱿鱼等辅料来提鲜,其味道应是麻、辣、鲜、香四味俱全。另外现在还有冒菜一系列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五、烧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炒田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炒龙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香辣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六、水煮肉片:教科书上写: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鲜、烫”。从菜的制作大致就能领略:先准备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笋,切片。再将肉片加少量淀粉,和匀旺火,下少许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红色,加少量汤,待汤烧滚,蔬菜、肉片通通丢进去,略煮(切记不可久煮)然后倒入盆中。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面,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层滚油。一盆还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煮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七、天气很好,有点热,那我介绍一款冰凉的小吃吧。
冰粉:“冰粉”是用一种植物的种子(黑色的象芝麻大小)用纱布包好,放在干净的水里面不停地搓揉,搓揉过程中会产生出黏液混在水里,然后加上一点点的薄荷,取出纱布包裹的冰粉籽。过不久这些混合物就变成透明的浅褐色的凝固物,晶颤颤的诱人。
在碗里放入些冰块,再用稍大些的勺子盛起一块冰粉,看它颤颤巍巍的在勺子上晃动,似乎稍许的抖动不稳就会跌落在地而破碎,赶快的小心呵护着放到有冰块的碗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经过熬制的红砂糖水。这时的角儿才真正的出场了,如同一幕戏中的大腕儿一般淡定出彩。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两样东西,让一出平淡的戏目瞬间的精彩起来。
用小勺将碗中的东西一搅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红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窜着。。。。。。果冻算什么呀!
冰粉一般都是夏天经常爱吃的,这个图好单调,里面其实还会加银耳、花生、芝麻或者是小汤圆的。一般都是5毛一碗。
另外和冰粉一起卖的还有凉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八、鸡丝凉面: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鸡丝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九、凉串串:热串串就是小火锅,凉串串类似凉菜,也是一串串穿起卖的,一般素的一毛荤的***。要一碗冰粉或者银耳然后吃几串凉串串摆点龙门阵是我们几个死党的最爱。
荤的凉串串,郡肝啊,鸡爪啊,鸭掌啊,鸡翅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素的,藕片,土豆,大头菜,海白菜,海带,青笋,贡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三大炮:用料:糯米1000克,红糖150克,芝麻50克,黄豆250克。
制法:1.将糯米洗净,浸泡12小时,再淘洗后,倒入蒸笼中,用大火蒸熟,中间洒1-2次水,再蒸后翻出倒在木桶内,掺开水适量,用盖盖上,待水分进入米内后,用木棒舂茸(或用绞拌机绞成茸),即成糍粑坯料。
2.将红糖放入清水300克,熬开成糖汁。分别把芝麻、黄豆炒熟,磨成细粉。
3.糍粑坯料分成10份,再把每份分成3坨,即用手分3次,连续甩向木盘,发出三响而弹入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使每坨都均匀地裹上黄豆面,再淋上糖汁,撒上芝麻面即成。
特点:三大炮糯米软糯,香甜可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一、豆腐脑:豆腐脑的主要程序是点豆花:将豆浆滤好,加入适量的石膏或卤水后,凝聚入缸,焖数小时,便成了一缸白嫩软的豆花。这时,用一把又薄又圆的锅铲,一铲一铲地将豆花铲入用芡粉勾兑好的沸水中,再划切成小片,让它们点缀在半透明较浓稠的汤汁中。
食用时,将一小撮发胀的薯粉捞入竹制漏勺,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起,放入配有味精、鸡精、白酱油、红酱油、红油辣椒、花椒末、生姜末、芽菜末、榨菜丁、芝麻油等十多调味料的碗中,再把煮沸的豆腐脑盛在碗里。只放葱花、芹菜叶、油酥黄豆、油炸花仁、馓子的是素豆腐脑;再加一撮银线般的鸡脯肉丝就是鸡丝豆腐脑;若加一勺用卤油、辣椒、花椒、胡椒、生姜、孜然、郫县豆瓣、八角、三奈、茴香、冰糖、精盐熬制的牛肉汤汁就是牛肉豆腐脑。
    豆腐脑店遍布乐山的大街小巷,一家一个味,最为著名的当属牛华镇的祝氏和罗氏豆腐脑。豆腐脑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嘉州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丰富着灿烂的巴蜀文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二、韩包子: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是当时成都“玉隆园”的当家品种。当时该店的“南虾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后来其子韩文华承继父业,将该店更名为 “韩包子”。近九十年来韩包子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质量。1990年12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韩包子”里也不是只卖包子,各种四川小吃都有,还有小围炉,适合2-3个人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三、麻婆豆腐:原料:豆腐10两(约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适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四、担担面: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制作原料:圆细面条500克,辣椒油、酱油、葱各50克,芝麻酱35克,味精2.5克,川东菜100克,化猪油、香油各20克。
饪方法:将川东菜稍洗,将其和葱分别切细末,分装5个碗内,再把其它调料分装 在每个碗中待用;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下锅煮熟,分捞碗中即可食用。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五、莲茸层层酥:[原 料]面粉、猪脂(微冻)、莲茸馅、白糖粉、清水、精炼油、胭脂红食色素适量、水果罐头适量。
[制 法]
1.馅心成形:莲茸馅搓成均匀的丸子,糖粉加食红制成胭脂糖。
2.面团调制:150克面粉加猪脂,于案板上搓成油酥团,300克面粉加50克猪脂、100克清水,于案板上调制成油水团。
3.制作成形:油水面包入油酥面,并酥成生酥面团,搓成圆条,下剂成均匀的圆饼坯,按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搓圆,按成圆饼状,放置约15分钟,待饼坯变硬,用刀片于饼坯边沿均匀地划一圈至馅心处。
4.成熟:平锅置小火上,下精炼油,烧至约60度,依次下入饼坯、炸至起层,浮面,成熟即可。
5.装盘:水果点缀,分别撤上胭脂糖。
[特 点]酥层分明,口感酥软,口味香甜滋润,配备甜羹汤食用最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六、噢,四川的凉粉还分白凉粉和黄凉粉,都可以冷吃也可热吃。放的调料不一样。原料也不一样。白凉粉就是川北凉粉,黄凉粉也叫米豆腐,是豌豆为原料制作的。
黄凉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白凉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七、醪糟
: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在四川,人们把醪糟与锅魁(一种白面饼)、油条、糯米粉子、鸡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将其兑清水烧沸加糖,晾凉后加冰块可以做清凉饮料;在许多川味佳肴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一般都会放粉子,蛋花或者是荷包蛋。
是四川家家爱吃的小吃,也是很多宴会上的一道甜品,里面放上各种时令水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八、奶汤面和钵钵鸡:奶汤面因面汤如奶而得名。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邛崃的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它是选用当地的公鸡,经宰杀、去毛、剖肚、煮熟后,捞起来晾晾再剔骨去头,用快刀片成均匀的薄片,整整齐齐地摆在面盆或大盘里,然后淋上用红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面、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兑好的调料,香气曰溢,让人馋涎欲滴。由于调料的配方不同,钵钵鸡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异。听当地人讲,有些还是祖传秘方哩。
这里最妙的吃法,是奶汤面配钵钵鸡。挑一箸喷香的奶汤面,夹一片鲜美的钵钵鸡肉,吃得您热乎乎、麻酥酥的,胃口顿时大开,真是妙不可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会吃得周身发热.通体舒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九、猪儿粑:泸州猪儿粑,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质量优良,以其糍和而味香糯软而不粘牙的独特风格,成为泸州名小吃之一。泸州猪儿粑分咸馅、甜馅两种。咸馅以鲜猪肉、冬笋、香葱、味精、精盐等为原料;甜馅以白糖、化边油、桔红、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为原料。包馅的原料,则用八成上熟糯米、二成饭米磨浆吊干后的粉子。刚蒸熟的猪儿粑洁白而有光泽,仿佛是煮熟的小猪,故而得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黄粑:黄粑: 泸州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内煮沸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一、白糕:: 泸州白糕选用上熟大米、白糖、桂花、猪油为原料,另一种美食叫白糕,是白糖米糕。我记得它的样子大小如水杯口,形状象飞碟,中间还会点上一个小红点。较早些时,在我们起程回重庆的那天,幺爸就起个大早,五点钟吧,去街上买新鲜的白糕,热气腾腾的白糕散发着米香,总是装在一个崭新的竹篮里,给我们带上。于视觉、嗅觉、味觉都是享受。
泸州白糕,以风味小吃著称的泸州白糕,始产于19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白糕之名,久盛不衰。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泸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等特点闻名全川。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二、龙眼包子:雪白的特等精面,发酵后加上白糖和猪油揉匀,制成用手摸起来就象绸缎光滑细软的包子皮;选购了猪肉的前夹后腿,剁成不带一丝巾巾掉掉的肉沫,加入各种调料,并浇进煨炖的浓醇的鸡汁;搅拌成香气四溢的肉馅。为了使肉更加鲜美,入口化渣,还加入茨菇。龙眼包子馅里浇了鸡汁,味道鲜美醇厚,一两面粉制作成10个拇指大小的包子,故称龙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三、跷脚牛肉:相传,在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贫病交加。乐山有位善长中草药,精通歧典之术的罗老中医。此老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罗老中医看互到,此汤药防病止渴,甚至有些人还连喝几碗冲饥,于是,罗老医生便把大户人家丢弃的牛肠、牛肚洗净后放入汤锅中,加入一些香料。熬出来的味道十分鲜美,特意来饮者骆驿不绝,河边汤锅已经供给不遐。后来,后辈们便沿着罗医生的烹熬方法去集市上摆摊叫卖。刚开始,经营者摆一张桌子还没有凳子,便在桌脚上拴一根绳子来卖汤给客人,客人一只脚跷在绳子上,一只手端着汤吃,于是被取名为跷脚牛肉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四、架烧白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五、口水鸡:用料: 乌皮土仔公鸡100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酱10克,姜蒜汁30克,麻油30克,葱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油辣椒50克,红酱油10克,熟花生末25克,醋10克,味精25克。
制作方法:
1、将活鸡宰杀洗净,去脚和翅尖,入沸水中氽去血水,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锅中掺水烧到70摄氏度时放入鸡,下入葱节、姜片、花椒、料酒、精盐,煮到刚断生时起锅,放入冷汤中浸泡,待冷后捞起,斩切成条形装入凹形盛器中。
2、将红酱油、姜蒜汁、芝麻酱、熟油辣椒、花椒油、白糖、醋、味精、红油、麻油于碗中对成汁淋在鸡条上,撒上芝麻、花生末、葱花即成。
特点:
此菜主料选择十分讲究,一定要家养土仔公鸡,重在调味,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4: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朋友也能搞定的宴客小甜品——雪花椰奶冻[10P]

引用:
吉利丁英文为Gelatine,又成为明胶或是鱼胶,可以使食材凝结,属于动物胶。
吉利丁多半是以片状出售。
使用吉利丁的时候,必须撒在至少五倍量的冰水中泡软,再隔水加热(温度大概在55-65摄氏度)。加热至吉利丁溶化后,加入其它材料搅拌,待成品冷却后放入冷藏,食品就会凝固定型。
口感黏软,有弹性,适合搭配起司蛋糕。是制作蛋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料:吉利丁片10g  牛奶130g  淡奶油100g  椰浆40g  糖40g  椰蓉适量
模具:保鲜盒(我用的是14cm*14cm的方形盒,随便什么样的盒子包括杯子均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先准备:
1. 吉利丁片放入冰水中泡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保鲜盒内垫上一层保鲜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制作过程:
1. 牛奶、淡奶油、椰浆和糖加入锅中,搅匀,小火加热至糖溶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泡软的吉利丁片挤干水分后加入锅中,搅拌溶化后即可关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倒入保鲜盒中,加盖入冰箱冷藏至凝固(约4小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取出后切成喜欢的形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在表面沾满椰蓉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贴士:
文中的5分钟是指制作只要5分钟,还需要冷藏凝固的时间;一般可以隔天晚上做好,第二天再吃;若是想要缩短凝固时间,也可以放入冷冻室加速凝固,但要注意观察,不可久冻。
加热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溶化砂糖和吉利丁片,不需要煮沸,微温即可。
请使用耐热的保鲜膜,以免烧得过热的椰奶液倒入后,会使有害物质释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4: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摆盘让食物华丽变身——香煎干白龙利鱼配土豆泥[12P]

朋友们喜欢,还请红心支持下,谢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料:龙利鱼  土豆  迷迭香(装饰用)
调料:盐  黑胡椒(粒)  干白  黄油   高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先准备:
1. 龙利鱼切片,加入盐、干白,磨入黑胡椒粒抓匀,腌制一会儿入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土豆去皮切丁,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至熟软(每次4分钟,取出再热,至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用工具或用勺子将土豆压成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制作过程:
1. 锅内溶化适量黄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加入土豆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加入适量高汤,翻拌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磨入适量黑胡椒粒,调入适量盐,翻匀即可出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锅内溶化适量黄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用厨房纸巾吸干鱼排的表面水分,放入锅中煎熟即可。
7. 舀一勺土豆泥装入平底盘中,放上鱼排,再摆上一枝迷迭香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贴士:
适合煎鱼排的鱼非常多,比如三文鱼、银雪鱼等等,只要是肉厚刺少的都比较适合。
我家大厨用的是高汤块,需要事先加入水煮成汤;如果你也使用高汤块,记得先尝一下味道再加盐,一般来说,咸味已足够,不用再另加盐了。
没有干白用白兰地也可,味道一样很好。
不用黄油可以用橄榄油,随你喜好。
用粗粒研磨的黑胡椒,味道非常香,没有的话,也可以用黑胡椒粉代替,但口感略差一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爱情更甜蜜的甜品----焦糖布丁[18P+2P验证]

   


    布丁的细腻柔滑口感,焦糖的独特甜蜜气息,构成了焦糖布丁令人着迷的味道。

    焦糖布丁,正在热恋的人,不要错过;憧憬恋爱的人,不要错过;经历过爱情历练的人,也不要错过。嘴馋的人,不要错过!


焦糖布丁】(分量:视模具大小而定)
配料
布丁液配料:牛奶250ML,细砂糖50克,鸡蛋2个(100克),香草精少许(没有可不放)
焦糖配料:细砂糖75克,水20ML
烘焙:165度,35分钟(视布丁大小及烤箱实际情况调整)
制作过程:
1、把牛奶和细砂糖倒入碗里,隔水加热并且不断搅拌,直到细砂糖融化,然后将牛奶冷却至不烫手。(如果把细砂糖换成糖粉,可以省略加热的步骤,直接搅拌均匀即可。)
2、在牛奶里倒入鸡蛋,并且用打蛋器搅拌均匀,就是布丁液了。
3、把搅拌好的布丁液过筛2-3次。过筛好的布丁液里滴入几滴香草精,并且静置半个小时。
4、利用布丁液静置的时间,可以来熬焦糖。在锅里放入糖和水,用中火加热。
5、煮到糖水沸腾,继续用中火熬煮。这时候糖会溶解在水里,沸腾的糖浆会产生许多白沫。要注意煮的过程中不要搅拌。熬焦糖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结晶的现象,如果有糖粒附着在锅壁上,可以用毛刷沾水在锅壁上方刷一刷,水顺着锅壁流下去可以把糖粒冲洗到锅里。
6、等水分都挥发干以后,糖浆温度升高,开始焦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等糖浆煮到浅琥珀色的时候,立即关火。因为有余热的作用,所以糖浆在关火后颜色还会进一步变深到琥珀色。请一定不要煮过头,以免味道发苦。(熬焦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熬过头。)
8、趁热把煮好的焦糖倒入布丁模(布丁模内不能有水)。在底部铺有一层即可。焦糖冷却后会硬化,所以一定要趁热的时候操作。

9、在布丁模的内壁涂上一层黄油,把静置好的布丁液倒入布丁模。
10、在烤盘里注入热水,高度至少要超过布丁液的一半。然后把烤盘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烤焙。中层,165度,35分钟左右,直到布丁液凝固。烤好的布丁冷藏食用味道更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完毕。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湿 - 老湿

发表于 2011-2-13 14: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美食什么的很喜欢的说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叫兽 - 叫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4: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制椰子塔[16P+1P验证]

【椰子塔】(参考分量:直径10CM的小塔4个)
配料:
塔皮:低筋面粉130克,黄油50克,细砂糖15克,水45克
椰子馅:鲜牛奶100克,鸡蛋2个,细砂糖50克,黄油65克,椰浆粉60克。
烘焙:中上层,170度,25分钟左右。




制作过程

1、原料大集合
2、将鸡蛋打散
3、加入牛奶
4、加入椰子粉和细砂糖,并搅拌均匀
5、倒入融化的黄油,搅拌均匀。
6、静置30分钟以上。椰子馅就做好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把软化的黄油加细砂糖用筷子轻轻搅拌均匀,不要打发
8、倒入水,这个时候不要搅拌。
9、筛入低筋面粉。
10、用手捏合成面团后,静置松弛20分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案上撒薄粉,把松弛好的面团在案板上擀成薄片。
12、把薄片放在塔盘上,用擀面杖滚一圈,切断多余的塔皮。
13、把多余塔皮除去。
14、在塔底部用叉子叉一些小孔,防止烤焙的时候底部鼓起。然后松弛20分钟。
15、倒入椰子馅,8分满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上层170度,烤到派馅凝固,表面呈焦**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是这根汤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湿 - 大湿

发表于 2011-2-13 14: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吃呀,,又饿的说,,,,
有爱就有H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H5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H5Gal游戏论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08:52 , Processed in 0.03760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